强基层,就是强民生
东方早报网【东方早报号】:
□首席记者 叶龙杰 姚常房 本报记者 张磊
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要,深化医改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在强基层和强民生之间努力打造一条彼此联通的康庄大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与量,事关14亿多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惦记的事。
收获点赞和高关注度
医改多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及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数据显示,全国基层机构卫生人员数量从2012年的343.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43.2万人;在基层机构卫生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00.9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辖区基本医疗和完成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同时,近3年来更是积极发挥基层疫情防控“网底”和“探头”作用,承担着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居民医疗服务保障、流调溯源、发热患者筛查、隔离点保障、密切接触者管理、健康监测及健康宣教等任务。
“湖南省坚持把卫生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介绍,湖南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省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85.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达57.6%,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在改革过程中,湖南省推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人才引进、绩效分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湖南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说,县域做好了,就能解决群众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的问题。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行集团化运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在本轮新冠疫情中,基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为平稳转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卫生工作在收获点赞的同时也收获高关注度。
各项政策向基层倾斜
基层医改持续深化,更多共识产生出来。
李小松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制定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标准,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考核评价,强化激励约束,激发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积极性,引导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沉;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疾控体系改革,总结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制订完善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推进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制定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培训演练,定期评估分析,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刘俊彩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及需求,综合考虑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因素,统筹区域内人员编制资源,科学核定、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量,允许基层在编制总额内采取员额制管理方式补充医务人员。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关科室、配置相关设备,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治能力;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明确功能定位,打通维护居民健康的全服务链。探索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务人员上下流动、定期轮转、按岗调配的用人机制,盘活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加强监督考核,做实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工作。
黄红霞表示,强基层必须从3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把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每三年更新一轮。村卫生室要全部建为公有产权,不能出现乡村医生退休了、村卫生室就没了的情况。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招聘特岗全科医师、城乡对口支援、职称晋升倾斜等措施落实。三是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在分配医保总额控制指标时,把乡村两级的蛋糕切大一点,在报销政策上向基层倾斜。
补齐医疗卫生人才短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能力能不能强起来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孟庆才认为,县域内普遍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医疗人才匮乏问题,人员结构趋于老龄化,梯度断层明显。有的地方编制考试由乡镇卫生院招考,要求报考人员为本科学历以上、35周岁以下,导致大部分院内现有聘用人员因条件不满足无法报考,而高学历人才又不愿报考。受各种因素影响,医共体内高年资医务人员不足,医师多点执业受限,专家下沉基层也存在困难。
对此,孟庆才建议,地方政府将医共体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与重要民生工程同部署、同要求,履行办医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各地党委政府由一名分管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保、医疗、医药工作。同时,调整优化等级医院评审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政策,使之与医共体工作要求相匹配;加强部门联动,编制、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各司其职,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健全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疾控中心国家血防基地办主任李霞认为,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急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政府要切实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机制,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是重中之重。要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人员配备,按规定为医务人员安排带薪年休假和专项休假,对超负荷工作医务人员采取强制休息措施。此外,要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的各项待遇。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临时性工作补助和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要,深化医改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在强基层和强民生之间努力打造一条彼此联通的康庄大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与量,事关14亿多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惦记的事。
收获点赞和高关注度
医改多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及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数据显示,全国基层机构卫生人员数量从2012年的343.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43.2万人;在基层机构卫生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00.9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辖区基本医疗和完成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同时,近3年来更是积极发挥基层疫情防控“网底”和“探头”作用,承担着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居民医疗服务保障、流调溯源、发热患者筛查、隔离点保障、密切接触者管理、健康监测及健康宣教等任务。
“湖南省坚持把卫生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介绍,湖南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省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85.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达57.6%,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在改革过程中,湖南省推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人才引进、绩效分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湖南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说,县域做好了,就能解决群众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的问题。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行集团化运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在本轮新冠疫情中,基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为平稳转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卫生工作在收获点赞的同时也收获高关注度。
各项政策向基层倾斜
基层医改持续深化,更多共识产生出来。
李小松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制定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标准,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考核评价,强化激励约束,激发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积极性,引导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沉;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疾控体系改革,总结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制订完善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推进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制定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培训演练,定期评估分析,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刘俊彩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及需求,综合考虑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因素,统筹区域内人员编制资源,科学核定、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量,允许基层在编制总额内采取员额制管理方式补充医务人员。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关科室、配置相关设备,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治能力;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明确功能定位,打通维护居民健康的全服务链。探索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务人员上下流动、定期轮转、按岗调配的用人机制,盘活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加强监督考核,做实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工作。
黄红霞表示,强基层必须从3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把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每三年更新一轮。村卫生室要全部建为公有产权,不能出现乡村医生退休了、村卫生室就没了的情况。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招聘特岗全科医师、城乡对口支援、职称晋升倾斜等措施落实。三是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在分配医保总额控制指标时,把乡村两级的蛋糕切大一点,在报销政策上向基层倾斜。
补齐医疗卫生人才短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能力能不能强起来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孟庆才认为,县域内普遍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医疗人才匮乏问题,人员结构趋于老龄化,梯度断层明显。有的地方编制考试由乡镇卫生院招考,要求报考人员为本科学历以上、35周岁以下,导致大部分院内现有聘用人员因条件不满足无法报考,而高学历人才又不愿报考。受各种因素影响,医共体内高年资医务人员不足,医师多点执业受限,专家下沉基层也存在困难。
对此,孟庆才建议,地方政府将医共体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与重要民生工程同部署、同要求,履行办医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各地党委政府由一名分管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保、医疗、医药工作。同时,调整优化等级医院评审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政策,使之与医共体工作要求相匹配;加强部门联动,编制、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各司其职,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健全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疾控中心国家血防基地办主任李霞认为,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急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政府要切实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机制,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是重中之重。要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人员配备,按规定为医务人员安排带薪年休假和专项休假,对超负荷工作医务人员采取强制休息措施。此外,要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的各项待遇。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临时性工作补助和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下一篇: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东方都市文化传媒主管 东方计晨文化传媒 主办 共工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技术部 承办
东方早报媒体地址:上海市龙吴路410弄 电子邮件: ggb.li#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