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每日快报 > 健康新闻

辛勤耕耘,十年一剑,蓬勃发展:第七届华亭心血管病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01-05 10:01:51 来源: 字体 [   ] 
东方早报网【东方早报号】:

  辛勤耕耘,十年一剑,蓬勃发展——第七届华亭心血管病论坛顺利召开

  在这辞旧迎新、喜迎丰收的岁末隆冬时节,“浦江之源、上海之根”---第七届华亭心血管病论坛于2023年12月26-28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群英荟萃,大咖云集。会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精彩纷呈的手术演示与点评,又有聚焦前沿的学术讲座与讨论,为大家奉献一场“文武交织”的饕餮盛宴。

  在介入手术演示环节,首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她就是国内首批安装心脏起搏器、“带起搏器”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胡根娣女士,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主任汪芳为她做了第35次手术,装上第23个起搏器---Micra无导线起搏器。她的心脏浓缩了53年起搏史,而这位上海阿姨也成了“生命冠军”、“带起搏器生活的世界第一人”,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带起搏器生活的世界第一人”和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融合。接下来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手术团队及院外专家轮番上阵,联袂呈现了2场持续性房颤手术、1场复杂性心律失常手术和5场复杂、高难度的CTO手术,真可谓是“高手过招,神仙打架,各显神通”,详细的技巧展示、灵活的策略转变、娴熟的操作流程以及精彩的点评讨论,让参会同道大呼过瘾,受益匪浅,充分展现了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手术团队扎实的手术功底和默契的团结协作。

  精准医学基础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教授和上海大学材料生物研究所王丽华教授担当坛主,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之聪医生开场,他演讲的题目是《mRNA N7-甲基鸟嘌呤修饰识别蛋白的鉴定及其在细胞应激中的功能研究》,揭示了QKI蛋白对mRNA代谢的调控机制;上海大学材料生物研究所李江教授分享了框架核酸纳米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王少朋教授汇的题目是《单分子RNA成像分析及其在病理机制解析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了单分子RNA成像分析在渐冻症病理机制解析中的应用前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陈晓强医生带来了《能量储备可塑性与心力衰竭》的精彩告,重点阐明了MacroD1在脓毒症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下半场,市一医院董辉教授首先告了《基因组学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强调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病因解析、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李敏教授分享了基于框架核酸的拓扑探针构建及应用;最后,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彭弋戈博士后带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影像智能分析》的精彩分享,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在心脏影像智能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临床医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不断结合,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信我们的临床医生会从精准医学基础论坛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由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和(北部)心内科同仁共同携手、联袂打造的新技术论坛,,围绕房颤消融的新能源—脉冲电场、房颤脉冲消融进展、左心耳封堵适应症和患者选择、房颤筛查研究进展、如何早期识别高危NSTACS、面对FFR“灰区”—该何去何从?、顽固性高血压元凶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进展、冠脉易损斑块的诊疗进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旨在推动南北两部精诚合作,巨擘联袂,共谋高质量发展。

  “谁说女子不如男”,作为本次会议的特色论坛---女医师专场,由11位心血管领域女中豪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充分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葵教授带来了《遗传性心律失常个体化治疗》的精彩告,她结合自己团队研究,指出遗传性心律失常是精准医疗的一个典范,要重视基因诊断;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邬小玫教授同大家分享了一种基于心冲击图检测设备的房颤识别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有效判别房颤与窦性心律;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胡作英教授详细介绍了ICD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市一医院放射科张蕾教授初步探讨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MRI心肌组织学特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轶洲教授深入解读了无导线起搏器全球指南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董颖雪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选择》,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给心衰患者带来“心”希望;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玮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带来了《心衰患者利尿剂的合理使用及电解质管理》的精彩分享,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令人印象深刻。

  在市一医院南部会议中心大会主会场,首先由松江区医学会心血管协会主委汪芳教授作松江区心血管专委会年终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市一医院副院长刘军致欢迎辞,充分肯定了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在汪芳主任的带领下所取得的成就,希望心内科各位同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以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发表热情洋溢的线上贺词,着重赞扬了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式发展至今的艰辛历程和卓越成就,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接下来由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为大家联袂奉献了12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率先开场,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的精彩告,指出房颤中心联盟在2023年取得累累硕果,未来房颤中心联盟将不负使命,助力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告了《国家心律失常介入质控现状及发展》,强调我国介入诊疗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规范化基本完成,但在新技术推广、国产器械研发、人工智能应用于心律失常领域等仍需努力;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分享了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最新进展,医疗器械的技术革新有望为更多的心衰患者带来福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教授结合2023ACC/AHA/ACCP/HRS房颤最新指南,对房颤管理提出新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深入探讨了影像融合在心脏介入中的应用前景;上海市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带来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的精彩分享,指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并积极处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详细介绍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中的应用策略》,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策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剑教授讲解了房颤消融中ICE的消融技巧,作为房颤射频消融中的“新式武器”---ICE,将为更多房颤患者带来福祉;上海市胸科医院何奔教授汇的题目是《二尖瓣反流的新认识》,强调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在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陈阳教授带来了慢性肾衰介入治疗病例---《打“旋磨”儿》的精彩分享,值得临床医生反思和借鉴;来自上海市同济医院刘学波教授详细讲述了应激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诱发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与分型、治疗及预后等相关信息,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最后,上海市同仁医院邱朝晖教授结合本中心S-ICD植入情况重点阐述了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为推动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深度融合,由上海心律学会和松江区医学会主办,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承办的“力沪心律”巡讲—松江站在市一医院南部会议中心拉开大幕。首先,松江区卫健委赵学军书记、上海心律学会主委宿燕岗教授以及市一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教授纷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肯定了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为松江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在紧张且内容丰富的学术告环节中,市一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教授深度解读了房颤导管消融最新进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李京波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同大家分享了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综合管理;上海心律学会青委陈学颖教授则聚焦心源性猝死带来了《器械治疗在猝死预防中的应用》的精彩告;松江区中心医院侯磊教授从技术层面为大家讲解了《冠脉高阻力病变的处理》;来自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海清医生和杜文娣科长从家庭医生角度出发分别为大家带来了《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思考》和《社区房颤患者处置及转诊》的精彩分享。最后,上海心律学会心脏起搏学组组长汪芳教授和松江区卫健委赵学军书记分别作大会总结,指出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和松江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效联动,为松江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助力推动松江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字字珠玑、交流碰撞、气氛热烈,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一份暖意。市一医院心内科的老专家们也积极参与,其乐融融。下午18时,大会主席汪芳教授宣布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202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是汪芳主任带领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大家庭扎根浦江之源、造福一方民众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心内科各位同仁辛勤耕耘,厚积薄发,十年一剑,蓬勃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里,心内科团队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在人杰地灵的上海之根共同谱写华丽新篇章。

  编辑:刘伟

  共工日社.上海
 

东方都市文化传媒主管 东方计晨文化传媒 主办 共工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技术部 承办

东方早报媒体地址:上海市龙吴路410弄   电子邮件: ggb.li#yeah.net

沪ICP备2023014067号-3公网安备51130202000447号